今日视点:六五环境日,在北京翠湖湿地共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类似这样的自然美景在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能看到。作为今年环境日的北京主场地,今天上午,生态环境工作者、志愿者和市民代表等来到这里,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开交流。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乔青介绍,北京山区地势高差悬殊,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分布从低山向上,依次有灌丛、落叶阔叶林和亚高山草甸,植被类型多样,再加上平原地区,北京有5条大河,河流、湿地、农田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使北京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北京的鸟类有500多种,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北京位于全球鸟类迁徙区域上,还跟我们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城市绿化,恢复野鸭湖湿地、永定河生态等密切相关。”乔青说。
(资料图)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乔青(中)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北京市唯一获批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拥有秀美的湿地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作用,还承担着科普宣传任务。
北京市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这里每年会开展以湿地日、爱鸟周、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等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还与学校联合开展“湿地科普知识进课堂”系列活动。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公众环境意识指数为76.81,比2021年提高了1.04。其中,环保行为践行度提高是主要原因;而低碳出行、保护野生动植物践行度超过95%。
潘清泉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长期在大兴南海子拍摄天鹅,还做起了保护鸟类野生动物的志愿者。“这些年我一直呼吁大家文明拍摄鸟类,以不干扰不惊扰为前提进行拍摄。而且,在鸟类迁徙季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大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
专业摄影师、环保志愿者潘清泉
像潘清泉一样心系环保、十多年不遗余力为美丽北京建设加油助力的人还有许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说:“十年来,北京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过程,也是北京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全社会的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并肩作战,就没有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北京。”(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标签:
- 01 外媒:丹麦银行涉欺诈被美罚款20亿美元 焦点报道
- 02 南京熊猫董秘回复:公司将依据实际情况认真考量 环球微资讯
- 03 会计小白怎么去备考注册会计
- 04 当前时讯:平安小橙花借款逾期延迟还款会上征信吗
- 05 白酒概念板块下挫 迎驾贡酒跌超5%
- 06 宇宙级大片,上新了! 每日观察
- 07 澳股收涨0.67% 美国CPI低于预期 市场等待美联储利率决议
- 08 3D MEDICINES-B(01244.HK)香港发售股份获小幅超额认购 发售价每股24.98港元 环球热推荐
- 09 中邮钱包借款逾期几天上征信系统 简讯
- 010 当前快报:中国化学董秘回复:新能源电池隔热片是中国化学气凝胶系列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产品